每周一期,学会发骨髓报告单形态学进阶

每周一期与细胞形态学诊断者一起提升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图片及病例医院血液科张建富、王蓉、王琰和王慧提供及授权发布。

——检验君01病史资料

患者女,47岁。因“双侧髋关节痛5年,双下肢反复骨折2年”入院。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髋关节骨痛伴活动受限,医院行髋关节X片提示,右侧股骨头坏死,左侧股骨头破坏,遂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左侧髋关节修补术。术后居家康复。3年前患者自感左侧髋关节疼痛加重,医院X片提示,左侧股骨头坏死,医院行左侧股骨头置换术。

2年前患者活动时出现左侧股骨颈骨折,医院行左侧股骨骨干骨折固定术,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右侧胫骨骨折,医院建议保守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多次到该院门诊复查。

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年7月初来我院就诊,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3.2X10^9/L,N2.1L0.8X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61X10^9/L。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外周血常规同前,生化检查球蛋白增高,免疫固定电泳可见IgA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体格检查:一般可,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

01外周血细胞形态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02骨髓血细胞形态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左右滑动查看细胞分类

根据简要病史和细胞形态,作何诊断?依据是什么?1欧阳竹林医院

今天的病例患者中年女性,双下肢反复骨折!白细胞3.2X10^9/LN2.1L0.8X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61X10^9/L。生化检查球蛋白增高,免疫固定电泳可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体格检查:一般可,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细胞形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较多类似火焰浆细胞!胞桨含大量紫红色大颗粒!双核浆细胞易见!考虑为MM-IgAκ型!结合骨髓活检、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2医院

今日病例:患者女,47岁。因“双侧髋关节痛5年,双下肢反复骨折2年”入院。外周血常规结果,白细胞3.2X10^9/L,N2.1L0.8X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61X10^9/L。生化检查球蛋白增高,免疫固定电泳可见IgA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骨髓涂片可见异常浆细胞,胞体椭圆形,核偏位,核染色质细致,胞浆量丰富,胞浆中可见紫红色包涵体,可见双核浆细胞。结合病史及细胞形态综合考虑MM,建议结合骨髓活检,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3黄兴琴陆军医院

今日病例:1、患者中年女性,双侧髋关节痛5年,病程较长,伴骨头坏死和骨质破坏,且双下肢反复骨折,即使使用手术办法也无法干预,更证明此骨折为病理性骨折,是浆细胞肿瘤疾病所致,多见多发性骨髓瘤。不知以前为何没有做骨髓穿刺检查?可能根本没有往浆细胞肿瘤疾病考虑。生化检查球蛋白增高,免疫固定电泳可见IgA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不知肾功能如何?钙如何?2、体格检查:一般可,贫血貌,其余无异常,3、血常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血红蛋白正常边缘,机器分类基本正常。从以上临床及结果可知,该患者高度考虑浆细胞肿瘤疾病,且多为MM可能。4、形态:骨髓片中可见浆细胞可见,比例可能不太高,可见原幼浆及成熟浆。其胞体大小不等,核偏位,胞浆量多,可见较多粉红色颗粒状或结晶状包涵体,其实是免疫球蛋白沉积所致。(我想这是张老师今天考察我们的原因,特殊的浆细胞形态。),细胞核圆形或椭圆,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前面提到该患者IgA型,此型多见火焰浆细胞。但片中这类浆细胞有别于火焰浆。但两者胞浆都有免疫球蛋白沉积所致的粉红色物质。综上所述:考虑MM,建议骨髓活检,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张建富老师评析

今天的病例讨论目的是:

1.从患者的就医过程及治疗过程,能否得出一点体会,大家都在讲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高,可高达60%。为何有那么高误诊率,主要是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患者的首发症状难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若不警惕本病并作进一步检查,则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但如果大家都能认真阅读生化常规检查结果及了解结果的临床意义,不论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什么,就诊于何科,只要你注意生化检查结果中的总蛋白、球蛋白、肾功能结果如何及Ca离子。如果球蛋白增高?注意立马去作免疫球蛋白电泳!同样如果有肾功能不全,也要注意免疫球蛋白电泳等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检查。误诊和漏诊还会有那么多么?

比如患者就诊于骨科、以骨疼或骨折就诊、呼吸科以呼吸道感染就诊、心脏科以限制性心脏病就诊和肾科以肾功能不全就诊等。今天的病例我不相信患者5年来生化检查结果没有变化?5年来的这些表现与多发性骨髓瘤无关?

2.细胞形态的多系性也是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之一。

比如有mott细胞、有冰凌样细胞浆、有早幼红样浆、淋巴样细胞浆、葫芦样浆细胞、单核系浆细胞、火焰样浆、地图样浆组织样浆细胞等,包涵体不同,比如Russell小体,Dutcher小体等。

今天的浆细胞胞质中含有的颗粒状浆细胞,类似早幼粒样浆细胞,如果你能正确辨识这样的细胞读懂其临床意义,那就能给出明确诊断。

病例重点与结论

今天的病例讨论结果

细胞形态学诊断:

1.多发性骨髓瘤

2.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骨髓病理报告: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分型:

异常浆细胞占1.21%。

细胞遗传学:

核型正常。

课后练习01病史资料

本病例医院血液科实验室提供。

患者时某某,男,9岁11月,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足疼痛,初不剧未重视,后渐加重,近3日不能站立和行走,伴间断发热,热峰41度,呕吐数次,医院就诊多次输液抗感染治疗,仍反复发热,医院门诊就诊,观察室予“拉氧头孢”抗感染及补液对症支持3天,患儿仍发热,热峰38.6度。

患儿病程中无头痛头晕,无咳嗽,无呼吸困难,无腹痛,食纳尚可,睡眠尚可。查体:神清,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足踝部皮温高,稍肿胀,触痛明显、拒按,双足活动受限,膝关节、肘关节无压痛。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请根据简要病史和细胞形态给出你的诊断和诊断思路。答案将于下周公布!上期课后练习解答01病史资料

患者洪某某,女,44岁,因“全身乏力1年余,发现白细胞偏低1月余”入院。

患者自1年前起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全身乏力,无畏寒,无消瘦盗汗,无头昏等不适,患者于年5月28医院就诊,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2.17X10^9/L,N30.7%,L58.8%。6月19日入住该院。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粗,余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1.6X10^9/LN32.3%,L55.7%。腹部B超,考虑子宫肌瘤。肿瘤指标、铁蛋白和免疫9项未见异常。IgA等未见异常。

患者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门诊,外周血常规示,白细胞4.08X10^9/L,单核细胞15.4%,淋巴细胞59.1%。血红蛋白g/L,血小板99X10^9/L。

体格检查一般可,无贫血貌,无出血,右侧颌下触及黄豆打淋巴结。肝脾肋下未及,无包块。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病例讨论结果是,AL

细胞形态学诊断:

1.ANLL-M4EO肯

2.建议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分型报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常规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核型,FISH未做,分子生物学未出出报告,从目前的检查报告看,M4EO不能确诊,但也不能排除,因FISH未做,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未出。

注意我们的报告方式,M4EO可能,因M4EO的诊断是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而细胞形态学只是一个提示诊断,假如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佐证了我们的诊断,那就是M4EO,反之,否定是我们的诊断,没关系,我们给出的诊断没错。

简要分析如下:

1.病史分析,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全身乏力1年余,1月前医院就诊,此时才行外周血检查,那1年来患者全身乏力是不是就有了血细胞减少呢?我认为不排除。

就诊后其他检查,如肿瘤指标、铁蛋白和免疫9项和gA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体格检查仅有右侧颌下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注意是颌下,无特异性。余无异常。

2.外周血常规分析,1月前至入院,白细胞减低至明显减低,分类中性粒低,淋巴高至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高,这些数值的变化均说明患者病情趋于恶化。

3.细胞形态分析:外周血见原始细胞,胞体圆形或椭圆,胞浆量中等,无颗粒或少许颗粒。核椭圆,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可见。第二张图片有成熟单核。骨髓中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有异常嗜酸性粒细胞。

综上所述:

1.该患者是AL

2.异常嗜酸性粒细增高,应马上想到M4EO,严格讲M4EO这个亚型就是根据以上两条诊断的。

确诊要求:

1.细胞遗传学:

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

2.分子生物学:

CBFB-MYH11。即使原始细胞比例不够20%,依然可诊断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B-MYH11。

第22期形态学进阶到此结束

编辑:笪文武审校:方琪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参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lcbx/9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