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医学发展,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成为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有效而成熟的治疗方法。为了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应运而生。
本月的小医院的钱文伟医师担任大厨,和大家一起聊聊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
在第一讲中,钱大厨将先为大家讲解一下直接前入路的发展过程与解剖优势,敬请期待↓↓↓
第一讲直接前入路的发展过程与解剖优势经过多年的医学发展,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成为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有效而成熟的治疗方法。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如严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各种类型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或外伤导致的股骨颈骨折、以及成人型严重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等髋关节病变,常常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并恢复患者髋关节活动功能。
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首先要充分显露髋关节,这不仅利于手术视野的显示,更重要的是便于定位假体的安装。在术中进行髋关节显露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这方面,不同的手术入路各有优劣,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种对组织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更快,且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入路相当的髋关节置换术入路——直接前入路(如图1)。
图1:直接前入路切口体表标识
该手术入路首先由一名德国的医生CarlHueter提出,因而该入路也被成为Hueter入路,而经过Smith-Peterson的报道,直接前入路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前侧入路进行的髋关节置换的相关报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即有报道,如法国医生Judet和O’Brien分别在年与年对各自采用前侧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经验进行了报道。之后随着Charnley低摩擦人工关节和转子截骨术的流行,前侧入路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仅在治疗儿童髋关节感染时才偶有使用。
年,Light和Keggi报道了例使用前侧入路行现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手术时间平均65分钟,输血量平均1.9个单位,没有发生术中并发症,住院日平均12.8天。今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流行,直接前入路再次回到了骨关节科医生的视野内,改良的Smith-Peterson入路逐渐得到推广。
直接前入路简单地讲是通过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的肌间隙进行髋关节的显露,是一种单纯通过肌肉之间的间隙来暴露手术视野的方案,基本不损伤或影响下肢的股方肌、梨状肌、臀中肌等外旋肌群(如图2)。仅在最后显露髋关节的过程中,为了更方便显露而切断部分的股直肌反折头。
图2:直接前入路术中示意图
通过了解髋关节周围的解剖结构,可以看出这种手术入路对于髋关节的臀中肌、梨状肌、上下孖肌、股方肌等功能肌群,以及坐骨神经等均无明显的损伤。这正是该手术入路的解剖优势所在,利于术后肌肉功能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医院副主任医师钱文伟副教授目医院骨科关节组带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青年工作组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SICOT)中国部关节学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脊柱关节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关节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钱文伟副教授医院骨科,从事关节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并承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的教学工作。年曾在美国纽约的康奈尔大学医医院进修;年时曾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伦敦医学中心骨科访问学习髋膝关节的置换技术;年再次到法国里昂和美国MayoClinic进修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目前的专攻领域包括髋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关节疾患,此外,激素、酒精等所致股骨头坏死及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也是钱医生擅长的领域。
钱文伟医师也参与过许多研究项目,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文章,保持着科研的活力。目前主持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研究,即《血浆microRNA用于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
看完钱大厨的第一讲内容与个人简介,各位医师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想要和大厨进行讨论的,可以在CAOS官方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