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muyjkw.com/kuaixun/6477.html
漫画《书籍的扉页》、《木心》赏析点评
文/张澜涛
禹天建、禹天成是亲兄弟画家,且皆为艺术家园群友,均以漫画擅长,但各有侧重点不同:哥哥禹天建的漫画讽刺意味浓郁,几十年来始终支持“漫灵魂之思为画,画天下之事为漫”的创作宗旨,用漫画形式表露个人的思想感情、人生思考、社会责任与艺术追求;弟弟禹天成的漫画夸张幽默,几十年来在肖像漫画领地笔耕不辍,成效显著,先后为马季、姜昆、王洛宾、李光曦、田华、博林、卓林等众多明星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画过肖像漫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多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兄弟俩都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笔者选择了禹天建创作的漫画《书籍的扉页》;选择了禹天成创作得肖像漫画《木心》分别给予赏析点评,以展现和分享兄弟俩漫画创作风格的不同意趣和风格特色!
一、禹天建创作的漫画《书籍的扉页》赏析:
在现代出版业,作者和名人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合作关系、还是相互抬举关系?知名漫画家禹天建用他创作的《书籍的扉页》这幅漫画作品,对此作了嘲讽式的诠释。由于该作品针砭时弊,立意深刻,征服了评委,年曾入选“子恺杯”第七届全国漫画大赛展,画家的创意得到了认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从第一组作者和名人的年龄来看,一老一小,年轻的作者出版一本书,请老一辈名人给写个序,放在他将要出版的书的扉页上。名人即有知名度的人,年轻作者能请到他给书写序,说明他们彼此比较熟悉,有过交流或交往,否则,名人怎么会愿意费文字的功夫给一般的作者写序呢?
说来挺奇怪,当下的读者似乎吃这一套,买一本书或读一本书时,不是忙着看书籍的内容,而是先翻开书的扉页,看看是哪个名人给写的序。若是大咖大腕级名人写的序,对于读者来说,即便是作者名不见经传,也丝毫不会计较什么,因为名人的光环照耀着作者和他的作品,爱屋及乌的效应自然就有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至于书的内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口味,那自然另当别论了。画家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用漫画的嘲讽方式给予抨击和指谪,旨在启迪人们的思考和诟病,给名人效应降降温,把把脉,进而希望出版业回归理性的、常态化的状态。
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一件事只要有了一种盛行之风,有了心照不宣的默认,那么就不是纠偏这个词藻所能够起到抑制作用的,即便说是无济于事,亦不为过。于是,画家针对此类现象,用第二组漫画继续他的辛辣的嘲讽。
画面上说的是,以往依靠名人给自己出版的书籍写序的作者,随着年龄、资历、阅历的增长,自己也成了名人。想当年请名人给自己的作品写序,而今自己跻身于名人行列,给比自己资、阅历稍浅的作者,亦堂而皇之写起了序,那种成就感必定是满满的。既然成了名人,绝不会只给一个作者或几个作者的作品写序,随着他名气的不断提升,邀约他写序的人会越来越多。作者也是多有聪慧的人,见名人遇有应接不暇情况时,又一定要名人写序,那就索性自己代替名人写,请名人一目十行地看下,然后在作品发表时,署上名人的名字。这样一来二往,新的名人和作者之间的关系网就此得以牢固建立,一直要持续到作者成为名人时,才告一段落,但之前他们结下的铁定的关系得到保留和延续。
这样一茬一茬的名人与作者裙带关系,在如今的出版业,没完没了地演绎着,不知何时方能休矣?画家禹天建心有余悸,但又无法阻止这样的不正常现象的继续蔓延,只得再用一组漫画来加以讽刺和诟病。眼看着又一个作者迈进了名人的门槛,而且这个新的名人,又要给新的作者作品写序,预示着他们之间的关系网即将形成,如此周而复始,无可救药,任其发展……
画家就此打住,不再画下一组漫画了,因为他知道他的这组漫画足以揭示了当下出版业的一些问题:
1.出版业成了名人、作者最佳搭档、组合的天下。对于出版商来说,书籍畅销是硬道理,至于名人与作者怎样的合作,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况且作者的作品、名人的题字作序,都是给出版商提供的生存性业务嘛,由不得说三道四,只要让出版流程运转起来即行。
2.读者崇拜名人,作者更懂得需要名人给自己的作品争光添彩。尽管名人写的序言字数不及作者作品的多少分之一,但却给作者作品的分量加重了许多,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妙用。读者、作者、名人,三足鼎立的新型关系,即是目前出版业需要的关系。
3.画家期盼出版业能恢复到曾经有过的正常关系,能不能实现呢?谁来管束这样的事呢?画家当然不得而知矣。否则他的漫画构思,怎么会牵涉到出版行业存在的非正常现象呢?
看了这组嘲讽目前出版业实际现状的漫画,人们在心照不宣的同时,更多的可能会是思潮难平吧……
漫画家禹天建简历
禹天建,回族,现居深圳。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新闻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漫画协会会员,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会员,南京国际郑和书画院高级画师,深圳市教育学会体卫艺专业委员会委员。自幼热爱漫画艺术,从在《新华日报》发表第一幅漫画作品开始,至今已在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漫画、插图作品近千幅。从事漫画创作40年,发表漫画作品的报刊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工人日报》、《中国旅游报》、《青年文摘、《新华日报》》、《天津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众多报刊。不少作品参加全国及省市漫画展,漫画《无彩的结局》、《书籍的扉页》,分别入选“子恺杯”第六届与第七届全国漫画大赛。漫画《女怕嫁错郎》入选广东美术书法摄影联展,并获得铜奖。漫画《眼压》入选首届江苏省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插图作品展。另有作品被丰子恺纪念馆永久收藏。
禹天成创作的肖像漫画《木心》赏析
文/张澜涛
木心,浙江桐乡乌镇东栅人,已故著名作家、画家,在海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南京画家禹天成创作的《木心》漫画肖像,其创作风格为墨、线、意三者结合,重点突出和再现木心与众不同的审美论道的思考特征和人格魅力。笔者通过赏析漫画肖像《木心》,分享到画家笔下生动的笔情墨趣的表达。
木心头上的这顶帽子,不是平常的帽子,是艺术家在世时高雅的绅士风度的概括。帽檐被画家描绘成飘逸灵动、像鸟儿展翅飞翔的样子,加之头部下飘动的红色领带,象征艺术家活跃的思维,灵感的迸发,想象力的独特和思想的超脱。整顶帽子充满了墨趣装点的情调。
木心是个缜密思考的艺术大家,画家着力在其一双眼睛上用足表达之能耐,所以不仅把木心的眼睛画的神情专注,而且画出了睿智、深沉、犀利、冷峻观察的独特神姿。仿佛世界在他眼里,在他心中,在他视野里多个被捕捉的精彩瞬间之列,没有超之于外。帽檐紧紧地贴近上眼睑,窥视自然的神态,呼之欲出,审视严苛,动感出色。
木心的鼻子、嘴巴,亦是画家在其脸部需要恰当夸张布局的重要五官器件,鼻梁与鼻翼的下端交接处,像只展开的蜻蜓的翅膀,与两颊的弧线及嘴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像区域。紧接着,画家采用大幅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其下巴及两侧,大胆地用线条作方形勾勒,再将两颊以淡彩入墨,又别出心载地在长发遮挡左右耳位置,用淡墨勾出隐约可见的变形耳朵,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欲将废之,必固兴之”的艺术造势的妙用及效果,使其整幅《木心》漫画肖像,达到了画家所要表达人像恰当夸张的艺术造型要求及高度!
这幅漫画肖像公开发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赏,成了画家的一大精品之作。据画家本人告诉我,他的这幅《木心》精品之作,不久将要忍痛割爱地赠给木心纪念馆,用于公开展出和馆藏。在此,让我们对著名画家、艺术家园群友禹天成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给予热忱点赞,祝愿他在人物漫画肖像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出色,取得新的创作硕果!
画家禹天成简历
出生于上海,祖籍南京,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综合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新闻漫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苏科普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新闻出版传媒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漫画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