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凡的坚守,
经过岁月的洗礼,
终将成为人生的长征……
8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沿着长征之路播下了革命火种~~
在如皋,有这样一个社区民警,她扎根基层18年,徒步走访行程超过公里,相当于完成了2个半长征……
她是谁?她是社区群众的“戴大姐”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戴大姐”。
“戴大姐”其人……姓名:戴红梅
年龄:49岁
职务:如皋市公安局迎春派出所副所长兼宏坝社区民警
荣誉:先后受到各级表彰奖励39次,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获评南通市先进工作者、全省公安派出所工作“”工程优秀社区民警,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
最近,她又被列为第四届“江苏最美警察”候选人。
从警27年,扎根社区18年
每天至少徒步5公里走访社区群众
18年,任职社区先后换了7个
即使家中三位老人患上癌症,这个习惯她也从未改变
她用诚挚的付出和守望
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信任!
让我们踏寻她的足迹
一起来看看属于一个普通社区民警的“长征路”吧~~
↓↓↓
她的故事因为懂得,所以感恩,守护是尽力不让任何人受到伤害!
“经常在电视上看,很少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碰到。”年7月的一天,戴红梅在走访时,突然听到一户人家传出一阵激烈的争吵。
“一个也就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的男孩,拿着一把菜刀,母亲站在角落,一言不发。”戴红梅很快认出这个小孩在自己手上办过户籍迁移手续,“细侩俏(如皋方言),你个记得阿姨了,我给你办过户口。你先把刀放下。”
“滚、滚、滚!”戴红梅的“套近乎”没有得到期许的回应,已经丧失了理性的孩子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他回过头来冲着戴红梅歇斯底里地喊着,“我不要你管!我不要你管!”戴红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会让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母亲挥刀相向,她立即通知所里来人支援。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沉默让孩子情绪越来越激动,他拿着刀一下一下斩在桌沿上,口中喃喃自语。
“很可能下一秒悲剧就会发生,一个孩子将做出让他悔恨一生的决定。”戴红梅乘着小孩抬头看向母亲的一瞬,果断冲了上来,把小孩死死的抱住。僵持中,戴红梅的手多处被刀划伤。
当孩子终于被大家合力制服,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人伦悲剧被及时制止,戴红梅也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浑身的力气都用光了,手上伤口也开始感到疼了。”
“说实话,我没有想过‘怕不怕’、‘要不要’这样的问题,如果想了,也许我就犹豫了。”戴红梅坦言,自己是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当时我只有一个信念,如果那一刀砍下去,这个孩子的一生就毁了,抛开法理不谈,这个孩子的一生都将沉浸在人伦悲剧的黑暗中。很幸运,我们拯救了这个孩子。”
事情发生后,有电视台希望报道此事,但戴红梅婉言谢绝,她说,“我们的本意是保护孩子,如果因为采访而让孩子曝光,受到二次伤害,这就违背了我们拯救他的本意。”
也许是因为曾经有过三名至亲先后患上癌症的人生苦难,所以戴红梅比一般的人更能体会家的含义,懂得守护的意义。
戴红梅年嫁给教师蒋文华。作为家中的老大,戴红梅从拿工资的那天起就开始为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弟妹都在她的拉扯下成家立业。
年,就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戴红梅的母亲被查出患上了宫颈癌,突如其来的噩耗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是戴红梅第一个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她擦干泪,从南通请来最好的医生为母亲做了手术。术后,她白天正常上班,晚上照料母亲,硬是从死亡线上将母亲拉了回来。母亲逢人就说:“要不是红梅啊,我坟头上的草都不晓得长了几茬罗。”
戴红梅是好女儿,也是贤媳妇,孝敬公婆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年深秋,戴红梅的公公蒋高元口腔红肿,数日不能进食,起初以为是口腔溃疡,挂水消炎后仍不见效。到医院一查,诊断结果为鳞形细胞癌。公公一度情绪低落,拒绝治疗:“不要为我操心,花再多的钱也是白搭!”。最后在戴红梅的坚持下,公公住医院,成功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
如皋与南通相距60多公里,每天下班后,戴红梅都是蹬上最后一班班车赶往南通照料公公,次日一大早再返回。在医院,她为公公喂汤喂药,端盆接尿,擦洗身子,忙得不可开交。老人进食困难,戴红梅就变着花样来,鸽子汤、黑鱼汤、银耳粥、牛肉面、水果汁……一个星期都难重样。慢慢地,老人脸上有了血色,精神也好了很多,顺利捱过了后面的4期化疗。现在,老人还能下地干活。
年夏天,不幸再次降临,71岁的婆婆张广凤不幸患上胃癌,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老人家医院,她说:“红梅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我不能再拖累你们了。”婆媳俩抱头一阵嚎啕大哭,哭完后,戴红梅说,“除非你不认我这个儿媳,只要我女儿还叫你一声奶奶,我就不会同意。”最后婆婆接受了手术,但是情况并不乐观。戴红梅帮婆婆抠粪便、擦身体,宽慰老人的心情。经过一年多的住院化疗,终于度过了生命危险期。现在,老人生活能够自理,体重也由之前的30公斤恢复到了45公斤。
12年来,3个老人在戴红梅的悉心照料下,都依然健康、幸福地生活着。戴红梅说,这是她作为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的胜利。
(小剧透:最近戴红梅家庭还被推荐参加全省“文明家庭”评选哦~~)
心怀善念,诲人不倦,守护让每一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和所有的刑释解教人员一样,因诈骗被劳教一年的如皋秀水社区居民李某出狱后,也面临着工作难找、家庭破裂等现实问题。“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李某的不学好让母亲操碎了心,也伤透了心。
那段时间走访中,戴红梅总会往李某家多跑几趟,劝他出去找份正经工作。“找得到我不找啊,有本事你帮我找一个试试。”李某一句话就把戴红梅堵得死死的。
听了李某的话,戴红梅还真张罗着帮他找起工作,接连找了好几家单位,一听说是劳改过的,头就摇得跟拨浪鼓似。最后,戴红梅找到一家足疗店,是自己的朋友开的,对方答应让李某试试。
因为善于表达,能处朋友,一段时间试用下来,店主很满意,接连提了两次工资。老板的重用,让李某觉得又能挺起胸膛做人了。
然而,就在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客人在做完脚后发现钱包不见了。店主第一个就问李某有没有看见,这仿佛不经意的一问像一盆冷水给他当头淋下。
李某给随后赶来的戴红梅说,“大姐,你信不信我,真不是我拿的。你帮我找工作,我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信,我信你。”戴红梅说。后来证明,是客人中途换包厢时,把钱包落在另一个包厢了。误会虽然解除,但李某的心情却特别的沉重,他觉得这辈子再也做不了一个好人了。
戴红梅主动找到李某开导他,“人总要为以前犯过的错付出代价,今天的事情就是你需要付出的代价,但不代表就永远没有了机会,只是你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这条路注定难走,但却是必经之路。”
这时,店主也为自己的怀疑后悔不已,他亲自上门给李某道歉,并诚恳的请求他回去上班。这件事后,李某少了先前的轻浮,多了几分沉稳和踏实,不久升任了领班。“如果不是大姐当初那一句‘我信你’,我真不知道自己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子!说不定又进去了。”李某说。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之时就是其人生再次选择之时,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压力,重获新生与重入歧途可能就在一念之间。”后来,戴红梅又主动当“红娘”,促成李某的离婚妻子复婚。18年来戴红梅帮扶刑释解教人员38人,无一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寒来暑往,初心不改,守护是再弱小的个体都享有生命的尊严!
“我要上访,我要上访!”去年夏天,一个妇女用三轮车载着一个女孩来到如皋市公安局的大门口。值班人员在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她上访的理由居然是要表扬戴红梅,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这个妇女姓姜,家住如城街道东皋某新村栋室。这个门牌号对于戴红梅来说,就跟家一样熟悉。
事情还要从年的夏天说起。戴红梅在一次徒步走访中,发现一个痴呆女孩倒在地上直打颤,身上散发出阵阵异味。戴红梅拿出随身携带的保温杯,给女孩喂了一些水,让她慢慢缓过神来,又在周围居民的指点下把她抱回家。
那是戴红梅第一次走进这户人家,摆设的简陋,生活的艰苦,让戴红梅一阵心酸。姜女士就是这个痴呆女孩的母亲,她早年丧夫,靠路边摆摊和痴呆女儿相依为命。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她自己又不幸患上股骨头坏死,整月蜷缩在破烂不堪的铁床上。
都说侠骨有柔情,这次送人回家,让戴红梅和这个多难的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家里有好吃的给她们母女带一份,有不穿的衣服拿给她们,过年了置办一些年货和新衣服,戴红梅十三年如一日默默地照顾着这个家。
姜女士的女儿因为智力残疾,经常会走丢。从此,戴红梅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件事,帮姜女士寻找走丢的女儿,十三年来无论手上的工作多忙,一接到姜女士女儿走丢的电话,她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
前年冬天一个晚上,戴红梅又接到姜女士的电话,“海英(姜女士的女儿)找不见了。”戴红梅发动女儿和丈夫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海英找到后,又发现姜女士不知道去了哪里。原来给戴红梅打了电话后,姜女士也骑着电三轮出去了。结果没带手机,电瓶车又没电了。戴红梅找完女儿又回过头去找姜女士,直到半夜11点多才找到她。
十三年来,姜女士对戴红梅的感情,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感激”两个字能够表达的。她曾不止一次的跟戴红梅表示过,想用铁链子把女儿锁在家里,省得三天两头给别人添麻烦,都遭到了戴红梅的坚决反对。
“我跟她说,我生的也是女儿,再怎么样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牲口,虽然她智力有问题,但是她有权力像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不就是多找几趟吗,我认了。”从年至今,戴红梅为姜女士寻找女儿已经超过趟。
事实上,在戴红梅所管辖的社区,很多老人都喜欢把她喊做“闺女”。只要戴红梅进了小区,都不断地有人招呼她到家里来坐坐。戴红梅不是那种“白鸽子往亮处飞”的人,对家庭状况好的家庭固然关心,但走访最勤、关照最多的,还是小区里的孤寡和独居老人。
一次在秀水社区日常走访,戴红梅目睹了不寻常一幕:一个走路的小孩子将咬了一半的苹果扔掉了,没想一位坐在小板凳上的老人连忙爬了起来,捡起苹果擦了几下就往嘴里送。
“这个老爹太可怜了。”戴红梅把这一幕暗暗记在心里。之后仔细了解,这位独居老人姓张,今年72岁,6个子女都不尽赡养之责,老人只好独自一人在小区车棚里生活。住处除了一张破旧的单人床和烧饭用的煤球炉子,几乎一无所有。戴红梅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同时,逐个找张老爹的子女谈话。可是,对话了好几个月,却没一个愿意为自己的父亲养老。一气之下,戴红梅建议老人“打官司”状告自己的子女,并商请如皋法院到秀水小区现场法庭。
年的“父亲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这位老人的生活终于有了着落,6个子女终于同意轮流出资为老人养老送终。
18年来,戴红梅经常将家中的油米、衣被等生活用品及食品送到急需帮助的困难人员家庭。她常说,“社区的每个群众都是我的‘亲人’,亲人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我的心。”近年来,她为辖区十多名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找到了就业岗位,向数十个残疾人家庭推荐了钩衣、手工编织等来料加工业务,从而使他们渐渐走出困境。
在属于她的人生长征路上,社区民警戴红梅没有后悔过,也从未有过迟疑……
18年,因为她的守护,戴红梅任职的7个社区,均未发生一起重大恶性案件;
一声“大姐”,简单的称呼沉淀了不一样的内涵,饱含了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与尊重……
为咱们贴心的“戴大姐”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