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顶尖小儿骨科专家、医院的王玉琨主任做客『大医同盟·公益微讲堂』,为大家分享有关“儿童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方面的内容,并对事先收集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回答。由于内容较多,整理后分为4篇文章发布,包括讲座概述1篇、共性问题1篇、个性问题2篇,并对应音频文件,为更多患儿家长解答疑惑。
王玉琨
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
擅长:发育性髋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滑脱,儿童骨关节损伤,肢体不等长,外伤后生长发育畸形,小儿关节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儿童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儿童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又称Perther病,是儿童期的特发性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的缺血性坏死,患侧下肢稍短而屈曲、髋关节疼痛,是一种局部自愈性、自限性畸形,而非系统性的疾病。
儿童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程阶段
该病必然会经历缺血期、碎裂期、修复期、后遗症期这4个自然发展的病程阶段,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有效手段能缩短、逆转某一个时期,包括药物、有创或无创的治疗手段(比如针灸、手术)。只能通过治疗处置尽可能的保持一个相对好的髋关节活动度,维持相对满意的头臼对应关系,使股骨头进入修复期后仍然恢复呈现圆形、或者至少是圆弧形的头臼曲率对应轮廓关系,并且让股骨头和髋臼的曲率相互适应,这样才能获得压力平均的髋关节,在日常生活中使髋关节不承受异常的压力,从而推迟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变及骨关节炎的发生。
股骨头缺血坏死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后,就进入修复期和后遗症期。大多数的股骨头缺血坏死都存在骺核和股骨颈膨大而高度显著下降,那么肢体长度也会出现长度不一的短缩。这是因为缺血坏死会不可避免累及股骨颈段的生长板,造成生长发育机制的紊乱和股骨头受伤后修复能力的下降,而这些都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给予改善,这就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有自然病程的原因。
虽然存在这些后遗症,但比起头臼不适应而发生早期骨性关节炎、青年就面临关节置换的窘境,这些股骨颈段甚至髋臼的改变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在青春期前多数都不需要手术干预。当然有些缺血坏死面积比较大、生长发育能力影响比较重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股骨颈段发育不均衡,表现为大转子的过度增长、异常增高,这也是造成臀中肌无力、走路跛行步态的重要原因。如果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手术改善,因此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人不是说到了修复期就算彻底好了,而是存在着影响终身后遗症的问题,必须定期随访观察,这对尽量维持髋关节寿命有很大好处。
儿童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结果评定
股骨头缺血坏死进入修复期,经过至少2~3年的逐渐重建、修复后,就会慢慢呈现一个接近正常的骨小梁结构,X光片也会呈现一个正常的骨纹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再次说明股骨头缺血坏死是自然发病的病程,这时就要进行结果评定。其中,评定着眼点是头臼曲率适应程度,头臼曲率适应说明关节可长久使用,如果头臼曲率不适应就会严重影响关节的自然寿命。
SI、SII级:股骨头是正圆形的、头臼是同心圆的对应关系,这是球形适应的优良结果,视为是正常的关节,可参加同龄普通人群的同等活动;
SIII级:股骨头是椭圆形的而头臼具有圆弧形的对应,但不是一个正球形,那就要控制相对剧烈的活动,尽可能减少运动强度;
SIV级:股骨头膨大、负重区是扁平的,只有部分承重面跟髋臼的曲率适应,而不是全部都是曲率适应关系,但由于头臼承重区主要是集中在曲率相对适应的那一小部分、扁平部分不参与承重,所以有很大可能在中年甚至中青年的时候就发生骨关节炎,所以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体重,尽量不参加跑、跳、蹦的体育活动,尽可能以骑车、游泳这种运动为主;
SV级:股骨头属于不规则的形状,它的曲率和髋臼极其不适应,这就是一个非球形不适应的结果。这种情况在青年期甚至青春期就会发生头臼软骨的磨损、退变,也就是发生早期骨关节炎,这时候就会有疼痛,所以这类病人必须要控制体重,除了日常生活必需的负重行走外,应尽可能以车代步,除了骑车、游泳不参加其他任何体育活动,尽可能来推迟和控制第一次关节置换的年龄。
总体来说,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球形适应,保证获得一个非球形适应结果,而尽可能避免非球形不适应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压力平均的髋关节,推迟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变,从而推迟骨关节炎的发生。
本文根据大医同盟『公益微讲堂』第16讲“医院王玉琨:儿童特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的内容整理编辑,针对家长关心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的可查看第二、第三、第四篇推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