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画的形式绘制人物肖像,虽然相似度差了

01人物的肖像画

说起人物的肖像画,一直是不少画师都感兴趣的领域。从古时候的人物写意画,到后来的素描,在相机等摄像手段出来之前,一直都拿人物的肖像画来替代相片,往往也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

而如今虽然各种拍照手段层出不穷,不仅能够将一个人面貌百分之百还原出来,还可以运用各种数字手段为其增添各种元素。比如磨皮、美化、添加一些饰品,甚至通过某个人的一张相片推算出其年老之后的模样,或者是角色反串,或者是穿越到了古代、近代的模样也不在话下。

那么如今的手绘就没有人喜欢了,那倒也未必。数字成像技术再强大,其本质上也是根据计算机算法来进行的,APP的背后其实还是人类绘画的技艺。即使预先内置了多种算法,甚至联网到了云计算中心,在大量的数据样本之下,必然还是会形成一种类似于千篇一律的感觉。

这点从经典的AI绘制二次元动漫形象就能够看出,一旦绘制的数量足够多,那么许多动漫形象之间的样子就变得越来越像了,甚至让人已经分辨不出谁是谁来,3D的效果反而不如之前2D的画风有辨识度。

这也就是在真正的人工智能来临之前的一个局限性。假如人工智能真的已经成熟到有了自己的意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作画,才能够达到堪比真人的效果。

02不同的特点

虽然在这世界上或许能够找到不少组长相相近之人,但是在排除了后天改造和化妆的情况下,其实每个人还是有着强烈的个人特点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给计算机来抽象的话或许就不太容易了,毕竟每个人都要对应一套不同的算法。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素描的方式将人物的外貌复刻下来,但是那样做的意义就和照片本身没有太大区别的。虽然能够体现出画师强大的写实能力,但是相比之下,拿到这幅画的人可能和拿到一张相片相同的感觉。

另一种方式可能更加适合这种情况,那就是采用漫画的方法进行人物肖像的抽象。虽然比起写实风格来说,在人物的还原度上面略逊了一筹,但是由于突出了人物的某部分面部特征,反而有种幽默的感觉。

画面虽然简单,但是很有特点,也不失为是一幅非常有价值的人物肖像画。其实这种绘画风格在早期用胶卷拍照的那个年代里还是非常流行的,甚至在街头都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绘画艺人,画上几块钱就可以请他为自己画一幅画。

比起人物素描来,这种绘画的速度相当快,往往只需要十几分钟即可,关键是画师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描绘对象的面部特征,然后展开想象力,运用漫画的手法将写实变成二次元的手段,采用夸张的方式,将人物的这个特征进行放大。

虽然整个人物看起来有些小奇怪,但是确实漫画的最佳表现形式,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lcbx/10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