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坚强的意志赢得生命

编者按:她是一个被“不死的癌症”折磨了36年的重病残疾患者,她从未走出过家门,仅靠变形手指触摸手机屏与外界联系,艰难谋生。她坚强、勤劳、奉献,把自己的残缺人生过得云淡风轻、阳光灿烂。她就是宜宾市南溪区留宾乡鲜明村二组的残疾人刘谋芬。从今(12)日,晚报将推出刘谋芬的相关报道,希望这位掌控自己人生的强者的故事,能给读者您带来一些启发、一些鼓舞、一些面对苦难时需要的正能量……

《身残志坚她是人生的朗读者》系列报道之一

她用坚强的意志赢得生命

刘谋芬用变形的关节在手机上打字

“生命的真正意义不在结果而在历程,努力过奋斗过,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白活,我们毕竟倾尽全力走完了这无怨无悔的一生。”

———刘谋芬

记者第一次见到刘谋芬是在她家破旧的小青瓦房里,身高不足1.4米,体重仅60多斤的她坐在桌前的凳子上看着手机,房间的光线有些昏暗。看家里来了客人,刘谋芬挣扎着要从凳子上移到轮椅上,在病床上躺了三十多年的她就是靠着一副电动轮椅来回在屋里移动。人一多,屋里就显得有些窄,于是大家便张罗着把她推到屋外,招呼大家坐下后,她便和我们聊起来。她那因药物而浮肿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表情坚定,声音爽朗,若不是坐在轮椅上,很难把她和一个重症残疾患者联系起来。

年8月,刘谋芬出生在宜宾市南溪县留宾乡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家里四个小孩,刘谋芬是老二,一家六口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也过得温暖而幸福。

噩梦发生在12岁那年,读小学四年级的刘谋芬经常觉得自己的骨头和关节异常疼痛,运动量稍微大一点更是痛得吃不消。医院检查诊断为“风湿”,吃药打针很久也不见好转。“医院治不了,你们还得医院看看。”医生无奈地对他们说。那时的交通非常不便,父母带着她日夜兼程,赶赴泸州、医院检查治疗。几经辗转,得到的结果却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没有彻底根治这个病症的方法,只能靠吃激素类药物缓解疼痛、维持生命”,无情的现实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当头一棒。

回到家后,刘谋芬的肌肉慢慢开始萎缩,关节逐渐变形,最后严重到下肢双侧股骨头坏死,无法独立行走。巨大的精神打击和剧烈难忍的疼痛让这个十多岁的孩子失去了面对人生的意志。从此,她便把自己关在家里,再也没有出过家门。

已严重变形的手指

随着病情的加重,刘谋芬连动一动、伸伸筋骨的力气都没有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连洗脸、吃饭这些简单的事情都得家里人帮忙。剧烈的疼痛折磨着她残弱的身体,无奈和绝望中,她想到了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解脱。“多少个漫长的夜晚,疼痛如影随形,熬过一天又一天,不知还要与病魔抗争多久,也许直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的解脱。”这是刘明芬在日记中写下的文字,不难看出,当时的她已被疼痛折磨得失去了活着的信心。

发烧、头痛、关节痛、胸闷,病魔一次又一次地发威。由于激素吃的过多,她全身关节严重变形,腿也断了,经常全身抽搐,连死的力气都没有,她只能默默地躺着,忍受着。“没有感受过这种疼痛的人想象不出那种难以言语的痛苦滋味,在有些人眼里,总觉得我天天躺着是懒或者是一种享受,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我连睡觉也是一种煎熬,就好像在等待死亡的降临。”关于病痛的回忆,不堪回首。

那时的刘谋芬整天躺在昏暗的房间里,内心却很渴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看到报纸上关于卖肾的新闻报道,最绝望的时候,她甚至想通过卖肾换钱,把自己的废腿截除,然后做一副假肢,就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只要能走出去,不管需要付出什么,我都愿意。”当时的刘谋芬很坚定。

正是有这个坚强信念的支撑,她躺在床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白天和黑夜,而活着,才等到希望来临。有一年,刘谋芬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医生,吃了医生开的药三个月后,刘谋芬经常性的全身抽搐渐渐停歇下来。身体的些许好转更坚定了她想要坚强活下去勇气和信心。她慢慢尝试着练习从床上坐起来,最开始每天只能坐半个小时,但这半小时对她来说像经历一场战争,累得全身冒汗。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她能够坐几小时不成问题,日子仿佛看到了希望。

而病情的好转也坚定了刘谋芬要干一翻事业的决心。“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好,我不能死,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刘谋芬对自己说。

晚报记者刘长宾文/图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多少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jbzl/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