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张洋洋
哈尔滨医院
骨科一病房护士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由各种原因引起股骨头缺血和骨细胞坏死,进而出现骨结构和力学功能的改变,最后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致残率较高,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股骨头坏死,了解股骨头坏死。
一、股骨头坏死的原因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为以下几点:
1.髋部外伤其中最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可以直接影响股骨头局部的血运供给,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如果不及时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有1/3的人会发生股骨头坏死。所以发生了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一定不可拖延,以免错过了骨折复位的最佳时机。尤其对6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发生跌倒,而且髋部有不适的,医院拍个髋关节的片子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延误诊断,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2.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风湿免疫科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必须应用激素才能控制病情,并且大部分患者都需要长期使用,这时激素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长期的使用激素就有可能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还有,对于发生脊髓外伤的患者,急性期内需要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才有可能恢复脊髓功能,而大剂量激素的使用也增加了日后罹患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上述两种情况都是疾病治疗的需要,股骨头作为“弃车保帅”中可能的“车”而成为一种正常并发症。
3.长期酗酒长期酗酒可改变体内正常的脂肪代谢,使血液黏滞度增加,造成股骨头内微血管阻塞,最终导致股骨头血运障碍,出现股骨头坏死。
4.某些职业疾病例如潜水员,高空作业者,由于体内压力的改变使空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发生变化,血液中析出的小气泡会阻塞股骨头处毛细血管,引起股骨头缺血,进一步发展为股骨头坏死。
二、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是关键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发现早晚、疾病进程有很大关系,病变发现越早,病情越轻,治疗效果就越好,因此股骨头坏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那么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凡是20~50岁的成年人,腹股沟或者髋部疼痛,并向大腿内侧或膝关节放散,缓慢地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更明显,经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并且曾经有过以下病史,如髋关节外伤、酗酒、应用激素等,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
2.对所有腰腿疼患者进行体检时,应常规检查髋关节功能,如发现髋关节活动时疼痛,特别是做外展和内收动作时,首先应怀疑股骨头坏死的存在。
3.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应至少观察到术后3~5年,如果出现患侧下肢缩短、股骨颈高度降低,或者内固定周围出现骨吸收,并出现腹股沟疼痛,应考虑是否出现创伤后股骨头坏死。
4.对于可疑患者必须拍摄髋关节正位片,如果无异常应严密观察或者进一步行CT或磁共振等检查。磁共振对于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X线未出现阳性征象前即可发现早期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二、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1.注意饮食饮食上应做到少吃辣椒,不吃油腻性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海鲜类食物,如鱼、虾等,可有效增加钙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2.保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重会造成髋关节负重加大,股骨头压力增加,减少股骨头血液供应,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常体重,不盲目增加营养摄入。
3.慎重用药因为相关疾病必须应用激素时,要掌握短期适量、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的原则,并配合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剂等,切勿不听医嘱自作主张,滥用激素类药物。有些患者盲目听从所谓的“偏方”或者“祖传秘方”,这些药物中很可能就含有激素,用过之后症状虽暂时缓解,但不正确的激素使用方法就可能导致激素性的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1.忌烟酒,改掉长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戒酒,清除酒精的化学毒性。白酒或啤酒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喝少量的葡萄酒有软化血管作用,骨关节病患者在刚饮完酒后会觉得症状减轻,这是因为酒精抑制了大脑的功能,而酒性过后症状会加重,长期依赖饮酒止痛,对人体危害更大,尤其是股骨坏死患者必须戒酒。
2.多晒太阳,经常活动等对股骨头坏死均有预防作用。适当的室外活动可加快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防止出现股骨头缺血。
3.规避某些职业风险,如前所述,对于高空作业和潜水员,一定要注意身体,保护及改善工作条件,确已患病者应改变工种并及时就医。
本期编辑:于湃王晨羽
文/张洋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