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人间烟火文/麦国培年6月18日,侨居上海的一位外籍人仕寄出一张航空明信片到美国麻省,按美国邮政规定,非给据(即挂号)邮件一律不盖落地戳,以节省处理时间。所以寄美国的平常邮件,没有落地戳是正常的,有落地戳反而是意外。如本件,就因原址投递不着而改址另投它处。故美国邮局又盖上当天机盖日戳,以明责任。此戳日期为7月16日,历时28天之久,在航空邮件中属特慢处理了。由于中国人注重私隐,故比较少用明信片寄信,直到全面抗日战争前夕,才有所改善。但是抗日战争开始后,明信片业务大减,直到战争胜利后还未恢复过来,故战后的明信片业务虽然有所回升,但仍比战前大幅减少8成之多,所见也以老外寄出为主!本件贴了梅花一版(也称上海大东二版,因为装饰有“国花”梅花而得名)孙中山像5万+10万各一枚,正是当时国际航空明信片邮资(明信片3万元+航空12万元),此业务更少见。抗战胜利后,因“解放战争”导致国统区货币贬值,国际明信片邮资从年8月15日的2.4元升到此时的3万元,升幅以万倍计(再后来则更夸张,那是后话了),可见战争有多可怕!有趣的是,本片的图案是富有生活气息的主妇买菜闲聊漫画,蔬菜、水果满篮,中间大婶手抓公鸡,满脸喜悦。而一旁勤劳的小商贩,正支起摊子营生……幸福、温馨的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朋友补充:为上海别发图书公司印刷(后迁香港,现还营业),画作者如下。弗里德里希·席夫出身于维也纳的犹太美术世家,父亲罗伯特·席夫(RobertSchiff)是著名的肖像画家,曾为当时的奥地利皇帝画像。弗里德里希·席夫毕业于维也纳的平面艺术和研究学院,之后又继续在美术学院学习。他曾为维也纳的几家报纸创作漫画,这使他声名鹊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前往上海,用画笔记录了大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真实的市井风情和人生百态的作品。我们可以在他的画中可以看到,达官贵人纸醉金迷的生活,也有黄包车夫、豆浆摊主、馄饨担主、剃头挑夫、清道夫等下层劳动者的艰难生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颠沛流漓、妻离子散的情景,他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二战结束后,席夫于年前往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年回到维也纳,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