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王盛烈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119/6010261.html

「本文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在开幕式现场讲话

7月30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鲁迅美术学院协办的“耕者——王盛烈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之一,亦是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对王盛烈艺术生涯的宏览,余件作品既以时间为序贯穿了他不同时期的创作面貌,更以四个篇章为线索彰显其艺术理想与时代精神,体现出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时代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第一部分“一掬丹心洒墨园”作为王盛烈艺术历程经典作品的回顾,展示了《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诸多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品;第二部分“且将画笔颂英雄”聚焦王盛烈在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下对“时代英雄”的真诚描绘。其中围绕《八女投江》和《海风》展出了艺术家当年的一批素描稿。王盛烈深切认同徐悲鸿、蒋兆和对中国画的改革,他同样以素描为基础,改革发展中国画。这些素描、速写作品不仅体现其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更寄寓了艺术家对革命英雄的诚挚敬意;第三部分“笔诚墨敬民与土”围绕王盛烈人物肖像的写生和创作,突出反映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情怀;第四部分“还向天地阔处开”呈现了艺术家晚年的艺术心境,艺术家在内省的过程中,走向更为深邃而悠远的艺术境界。纵观王盛烈一生的创作硕果,笔墨挥洒中流露的是他为人为艺的一片赤子之心。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在展览前言中谈到:“王盛烈先生是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画家之一,他以‘耕者’自称,一生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勠力耕耘,自觉并自信的践行着时代赋予他的艺术使命,在中国现实主义美术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览现场

展览举办之际,王盛烈子女王铁牛、王真真、王平平向国家捐赠30件王盛烈艺术作品,囊括《八女投江》《不爱红装爱武装》等20世纪美术史经典之作,以及具有自画像意义的《耕者》等。此举充分体现了其家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美术收藏事业的大力支持。这些捐赠作品将作为中国美术馆的永久收藏,永载艺术史册。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8月8日。

八女投江,王盛烈,中国画,cm×cm,年(年首绘),中国美术馆藏

展览前言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可以看到艺术家中有这样的一批先行者,他们既是艺术家,也是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秉持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艺术信念,用真诚的艺术语言、高尚的人格风范,谱写了新中国美术史的艺术华章。

王盛烈先生是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绘画代表画家之一,他以“耕者”自称,一生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勠力耕耘,自觉并自信的践行着时代赋予他的艺术使命,在中国现实主义美术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19世纪起,现实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艺创作思潮,代表了艺术家面向时代、面向社会的创作态度。在中国画领域,徐悲鸿先生首倡以写实精神改造中国画,掀开了中国画的新篇章;蒋兆和先生则以一幅《流民图》奏响了中国画直面人生、表现现实的最强音。

白山松雪,王盛烈,中国画,96cm×cm,年,中国美术馆藏

在此精神与实践的指引下,王盛烈先生从油画转向中国画的创作,开启了他以西润中的中国画创作之路。五、六十年代,他以最深沉的家国情怀,完成了一系列经典画作:年的《八女投江》,以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将东北抗日联军中八位无畏牺牲的女英雄形象铭刻史册;年的《海风》,以浓郁的时代气息,记录下新时期人民战士的昂扬斗志;年的《军民修水库》,更将我们带回了那激情满怀的生产建设岁月。图绘为史,王盛烈先生以画笔成就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

王盛烈先生始终坚信“现实主义是植根于信念和认识的必然行为”。他说,“作为一个画家,我只知道我的艺术实践是出于人的良知。画什么不画什么,是出于心灵的选择。”年的《耕者》,如自画像一般映射着画家的内心——他默默耕耘于艺术的大地,沉着而坚韧的在艺术世界中徐行。静穆而虔诚的耕者形象使我们想起了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笔下的农民和牧羊女,作品在颂扬劳动人民的同时,回荡着画家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王盛烈先生的艺术中,弥漫着一丝悲悯情怀,但也不乏向上的动力,两份情愫凝结为其个人独特的艺术气质。80年代起,无论是《家乡的孩子》还是《海滨姊妹》,在对人民生活的平和表达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他对“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jbjc/10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