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郑梦莹魏志阳俞碧寅通讯员刘杨
浙江的山不高,却连绵不绝,意蕴十足。在画家曹晓阳的笔下,二十四节气以纸本木炭呈现,云烟缭绕的山有了传统山水画的诗意;
草木无声,风挠而响。在余旭鸿的油画《在如院之二》里,树林的颜色是密密丛丛的蓝色调,厚重而深邃;
画肖像画难,画出人的神态思虑难上加难。在管建新的世界里,画笔是情感的链接,是怀念已故爱人、重现昔日美好的另一种表达;
陶然畅意,是不期而遇的激情。在王敏杰的《观沧海·激浪》中,家乡舟山的海是黄色的,卷着风雨和海浪迎面扑来。
△曹晓阳《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这些或昂扬、或婉约,或经典、或新意十足的作品,汇聚于杭州最葵园艺术中心,绘铸着时代风华——
10月28日,骨意兴怀——首届浙江省油画院艺术作品展将亮相最葵园。展览由中国油画学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省油画院、最葵园艺术中心承办。10月27日下午,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在展厅现场进行了媒体导览。
△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做现场导览
兴怀须当时
我们跟随许江的脚步,一路穿行于色彩的世界。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章节——“登临御风”“格物寄情”“肖像写神”“陶然畅意”,汇集了46位艺术名家的件精品力作,种类包括油画、水彩、综合绘画等,作品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此次参展的都是浙江油画院特邀艺术家。他们多为中年一代,是我省绘画队伍的主力军,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富有盛名。他们大多参加了今年建党百年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成绩斐然。”许江介绍,本次展览既是浙江省油画院的一次全方位的集体亮相,又是浙江当代油画、版画、水彩画和综合绘画的一次学术性梳理的呈现。
为何展览取名为骨意兴怀?许江告诉记者,“意”在中国文学艺术的传统中极为重要,虽无貌无形,却如人体的骨骼,是行走运动的支撑,也是人的体格形象、气韵风神的依凭;兴怀,是艺者的想象情态。骨意要自珍,兴怀须当时。绘画艺术家应当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去实现绘画的初心与理想,去完成社会赋予的新期望。
△展览现场
打造引领油画发展的高点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浙江油画创作与研究平台建设,年,省文联提出在浙江省油画雕塑院的基础上组建浙江省油画院,同年11月,浙江省油画雕塑院更名为浙江省油画院。年,湘湖畔又将增加一座文艺地标——去年6月,浙江省文联与萧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浙江省油画院正式签约落户萧山,计划于亚运会开幕前建成。
浙江省油画院的成立,是浙江油画强省、美术强省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悉,省油画院建设以画家为主体、创作为使命的国家体制艺术单位,以“光大中国精神、竞塑强省风貌、淬砺时代创新、铸炼语言品质”为宗旨,旨在建设成为有江南特点,受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