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元旦,灑家的滑鐵盧。年元旦清晨,偶然的一個跟頭,成就了人生第一次股骨頸骨折。時逢疫情之年,無醫可就,無藥可吃。所謂保守治療,即是純粹的居家臥床。自己買花自己戴,自己買藥自己吃。雖然,靠自己純屬無奈之舉,但意外成功卻是不期而遇。第一次覺得自己可以正常走路了,甚至完全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五個月以後,疫情形勢好轉,腿著去醫院就診,想看看X光片怎麼樣了。網上預約的骨科主任,正巧是我第一次骨折急診遇到的那位骨科主任。這個西醫骨科主任,很意外也很驚奇我這個股骨頸骨折的病人,怎麼還在自己走路,不使用輪椅。你不怕股骨頭壞死嗎?股骨頭壞死,就必須動手術了,進行股骨頭置換,髖關節置換,可不是小事兒。???當頭一棒!心裡大驚!這現如今還不是好好的嗎?本以為走路沒事兒就算是完事大吉了,不料,最慘烈的後果還在前方微笑地向我招手呢。將信將疑之中,專家所言及的不確定未來,頓時心有餘悸。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既然輪椅可以避免乾坤扭轉,何樂而不為?五月始,從速遵醫囑,相繼使用了輪椅與拐杖助行。輪椅與拐杖,都是股骨頸骨折病人缺一不可的新夥伴,也是無可替代的好夥伴。
——輪椅一二三
有生以來,第一次乘坐輪椅,怎麼會這麼開心?因為沒病呀。無病不呻吟。輪椅代步,實現了活動自由,會令人產生伴侶般的新奇感覺。起初用的是日本輪椅。日本輪椅小巧玲瓏,厚重結實。尤其是沒有手搖輪的那種,推起來還相對比較省力;乘坐著也有著非常優異的安全感。北京人行道鋪設方磚的占絕大多數,並且鋪設工藝多不大講究,高低不平,坑窪積水,隨處可遇;最大的問題是人行道上的小開口非常多。只要路邊設有胡同,大門,就必定有小路口,輪椅就要頻繁地上上下下。又及,北京停車比較困難,因此小路口上,往往停放著私家車,佔據了輪椅坡道,比比皆是。很多時候,無奈的情況下,輪椅只得在馬路邊行走,就很不安全了。如此的人行道路況條件,使用實心輪的輪椅,其顛簸指數顯著比較低,舒適度顯然比較高。國產輪椅的特點是寬大,使用者感覺寬鬆。體驗後,始感覺到,寬鬆才是舒適的硬道理。起初,為了不麻煩他人,選擇了手搖輪輪椅。這個在後來的使用中,一直比較後悔。其一,手臂幹部沒有足夠力氣,不能完勝手搖輪的連續操作;其二,股骨頸骨折的人,徒手操作手搖輪輪椅行走,會給髖關節施以持續的正壓力,從而有損與股骨頸骨折與髖關節。疼痛感會令人懼怕操縱手搖輪。手搖輪因此成為擺設。其三,人的兩隻手臂力量不同。因此,手搖輪的導向確定輪椅不能走直線,而是老不由自主地左偏。輪椅的走向總是偏左拐。用手搖輪,輪椅總是扭來扭去,不能一直前行。拋棄了手搖輪。坐輪椅就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了。其四,公共交通條件尚不完全具備使用輪椅的大環境。輪椅人經常需要去醫院,乘坐公共交通還真是個大問題。北京城裡的公共汽車,都有輪椅乘車的國際標識。實際乘車,卻經常性的不盡人意。車廂後門的輪椅坡道設施,因為少有使用,幾次出現折疊的上下車坡道板打不開的情況,或者車上標識的輪椅位置被多人佔用,導致輪椅乘公交車,基本沒有可能。這兩種情況,都遇到過。事不過三,因此,乘輪椅期間,從來沒有再乘坐公共汽車出行的打算。乘輪椅坐地鐵的兩次感受:輪椅出行,必須乘坐地鐵站外有直梯的車站。北京1號線,2號線地鐵均無設置直梯,輪椅完全無法乘坐。新建地鐵一般都有直梯,但往往都是馬路一側地鐵站有直梯,另一側地鐵站沒有直梯;也不是所有地鐵站都有站外直梯。這個就很麻煩了。馬路中間都封上了。推著輪椅走到很遠的路口過馬路,再返回來往回走,其實是一件非常漫長,非常辛苦的過程。有一次,坐站外直梯進入地鐵,到站時,需要乘做該站的站外直梯出站時,被通知,地鐵站外直梯在故障修理。啊?下來了,上不去了。頓時不知所措。幸好地鐵快速組織兩個年輕人,抬著輪椅上滾梯,我起來站著,才順利出站。幸虧我是能夠站在滾梯上的啊。否則的話,在向上的長滾梯上抬著輪椅,風險係數極大。第二次輪椅地鐵出行,很驚喜。地鐵方面對輪椅人的一條龍接力服務,可圈可點。看見輪椅人出行,地鐵即刻啟動專人一對一接力服務。從安檢口開始到上車鋪設輪椅地墊,送輪椅進車廂。工作人員一路隨行。到站下車時,下車站的工作人員已經在車廂門口等候了,鋪設輪椅地墊,協助下車,引導到站內直梯。換乘站站內直梯口,工作人員已經等候,引導進入車廂。到達站,工作人員直接從車廂引導到站外直梯,陪同出站下輪椅坡道。一個輪椅出行,會有數個地鐵工作人員不間斷地接力著專門為你進行無縫式鏈接式的服務,方便,快捷,無可挑剔。感動之餘,甚至感到太過添麻煩地鐵工作人員了。從此改輪椅出行為助杖出行。說句公道話,北京地鐵對輪椅人的服務水準,與日本地鐵對輪椅人的服務水準,不相上下。在服務上,北京地鐵的輪椅人服務在諸多服務行業裡,當屬遙遙領先的服務行業排頭兵。——拐杖利弊思量當右腿的行走沒有任何不適感覺的時候,知名專家仍然建議我使用拐杖,籍以避免變形的股骨頭對髖臼的損壞。理由十二分充足。網上千挑萬選的德國醫用拐杖。平心而論,德國拐杖很好用,用得很順手。用了拐杖,就大松心了。左手拄著拐杖,身體重心壓在左腿上,盡量讓右腿不吃力,可以走得飛快,走得很遠。那一時期,倘若在北京城裡的大街小巷上,看見一個助杖行走,健步如飛的老人,那一準兒是灑家。俗話說什麼來著?好運不長久。的確如此。十月份的某一日,忽然感覺左側腰疼,腰酸。試試立即停止行走。疼痛感也立即消失了。拍了腰部的X光片。檢查項目:腰椎正側。檢查所見:…腰椎椎體緣骨質增生,腰4-腰5,腰5-骶1間隙變窄…診斷意見:腰椎退行性變,腰椎間盤病變。反思:股骨頸骨折之前,從來不腰疼。助拐杖以後,站立或者行走的姿勢發生變化,身體前傾,重心偏左,近半年時間,身姿變化極大,從鏡子裡觀察側面,原先筆直的身體開始呈現駝背狀。遂自作主張,拋棄拐杖。也是的,明明可以自由行走,為什麼還要助杖而行呢?單就治病而言,解決任何問題,都沒有任何理由造成新的問題。否則,解決問題沒有任何意義。知名專家的湯藥,加加減減以後,對腰疼有顯著的效果:幾乎不疼了,甚至都忘記了還有腰疼這件事兒。每天都在進行功能訓練,旨在改善駝背以及單手拄杖身姿。現在,用他人的話說,走路依然身姿挺拔,行走自如,沒有絲毫瘸行感,駝背感與腰疾感。持續服藥;減重,以減輕股骨頭受力;身體上肢向上,肩臂向後功能訓練;走路走走停停,勤休息,不過勞。這是基本應對。在陽光下,外出快步疾走步,股骨頭與髖關節基本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反而舒適。久坐起立時,股骨頭與髖關節有不適感。分析一下,股骨頸骨折病人還是應該多多行走的。運動則血運活躍;久坐則血運瘀滯。恍然大悟,股骨頭壞死的全稱為什麼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血運很重要。生命在於運動。丟棄拐杖,直立行走,已經半年有餘。近期準備做個核磁看看——看看股骨頸骨折痊愈狀態;看看股骨頭壞死是有還是無;看看髖關節以及髖臼受損了嗎?看看腰椎間盤病變狀態摔了個跟頭,當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訓!真心祝願老專家萬壽無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