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IsThereaBenefittoHeadSizeGreaterThan36mminTotalHipArthroplasty?
原文作者:BryanD.Haughom
原文出处:TheJournalofArthroplasty;
TIPs: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阅原版文献
一摘 要
BryanD.Haughom等美国医生研究发现全髋关节置换时股骨头直径大于36mm对预防术后脱位没有意义,而解剖型关节假体对预防术后脱位和翻修有优势,尤其适合某些高风险的患者。
二背 景
在美国,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逐年增加,术后脱位也时有发生。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增大股骨头的直径可以改善股骨头在髋臼假体中的活动幅度和稳定性。而大部分临床文献报道的是≤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置换的疗效比较,缺乏评估较大直径股骨头假体置换的数据,尤其缺乏高风险患者的数据。目前预防术后脱位的措施包括解剖型关节假体置换(例如36mm直径股骨头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HRA)和双动股骨头置换(DM)。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风险。
目前很少有评估高风险患者使用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与解剖型关节假体不稳定性的临床数据。另外,与解剖型关节假体相比,大于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的有效性是未知数;与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相比,解剖型关节假体因复发性不稳定需要翻修的概率也是未知数。
因此美国的医生通过研究比较高风险患者行大于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置换和解剖型关节假体置换的术后脱位、再脱位及因脱位而翻修的机率。
三研究方法
自年10月至年4月,共有名患者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符合纳入标准的有个髋关节,其中个36mm直径股骨头的全髋关节置换,个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83个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24个双动股骨头置换。纳入研究的每名患者至少有一个高风险因素:神经肌肉障碍(例如脑瘫、帕金森病、中风)、痴呆或认知障碍、药物或酒精滥用、急性移位型股骨颈骨折、≥75岁、炎症性关节炎和术前运动范围过大。随访时间少于90天的患者被排除,本组共有36名患者因此被排除。
所有患者均采用后侧入路手术,并修补关节囊。36mm直径股骨头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包含的女性比例更高。HRA组股骨头直径平均为49.4mm(42-56mm),MOM组股骨头直径平均为47.1mm(39-56mm),DM组股骨头直径平均为46.5mm(42-56mm)。名患者应用了长柄人工股骨柄假体。36mm直径股骨头组中38名患者使用了的高边内衬。
术后90天内应警惕髋关节后脱位。头6周允许患者至少借助一项辅助器械负重。指导患者仰卧位睡觉,双下肢用枕头分开。术后理疗包括步态训练和加强外展肌力。
四临床结果
高风险的患者中共有14名术后脱位,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组中13名(7名前脱位、6名后脱位),占4.6%,解剖型关节假体组1名,占0.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唯一一名解剖型关节脱位发生在大直径股骨头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中。该患者是一名43岁的男性,患有痉挛性脑瘫,术后4天髋关节脱位,经闭合复位成功。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名患者中术后有23名髋关节脱位,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组22名,解剖型关节假体组1名。
最近4名患者发生术后脱位,均来自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组。2名患者因髋关节不稳定行翻修手术,都来自36mm直径股骨头假体组。解剖型关节假体组没有因髋关节不稳定而行翻修的病例。
五总 结
尽管大量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