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第期
股骨头坏死概述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是由某些原因引起人体股骨头缺血,导致股骨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患者髋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出现障碍,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股骨头坏死发病无年龄、性别差异,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1.早期危害:早期股骨头坏死对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不能正常行走的症状。这时,患者应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且这时治疗效果较好。 2.中期危害:这一时期患者股骨头外形已遭到破坏,即使采取正确治疗措施,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损害。 3.晚期危害:这一时期患者股骨头严重塌陷,没有抗压能力,已无法行走和支撑身体重量,患者将丧失劳动能力。 4.股骨头坏死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因为该病病程长,疼痛明显,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容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当外伤作用于髋部时,轻者可使患者皮肉受损,严重者则可造成骨断筋伤,经络、筋脉受损严重;当外来邪毒侵袭人体,如大量激素应用,患辐射病、减压病等,则会使患者经络受阻,气血运行紊乱,由于筋骨得不到正常滋养,可进一步导致患者发生骨萎、骨痹;当患者先天不足,出现肝肾亏损、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症状时,也可引发股骨头坏死。 西医对股骨头坏死病因的认识 西医认为股骨头坏死是由创伤性、非创伤性及其他疾病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近年来,患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已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大家应予以高度重视。 1.创伤性:一般是由外伤导致。 (1)儿童期:髋部是人体躯干和下肢的连接部分。儿童期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大,极易遭受创伤。轻微、反复的外伤会使股骨头血运及周围软组织血运受阻或受损,造成动脉供血障碍,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 (2)成年期:较多见的是患者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破坏了股骨头血液供应,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 2.非创伤性 (1)长期或大量激素应用: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也变得更加丰富。由于一些肉食鸡、猪肉、瓜果、蔬菜等食物中有可能添加了激素,通过食物链的作用,激素会在人体内逐渐积累,随着浓度增加极易诱发疾病;其次,患者在治疗皮肤病、某些肾病、免疫性疾病时,会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头号杀手,也使股骨头坏死成了一种令人困扰的疾病。 有研究表明,滥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恶果”,甚至比原发性疾病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更为严重。临床证明,通过静脉激素应用导致股骨头坏死比口服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个别对激素敏感的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比一般患者高。 (2)饮酒:有研究表明,每天喝半斤白酒,10年左右就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每天喝1斤白酒,5年左右就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过量饮酒是近年来股骨头坏死患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发现,过量饮酒可导致人体循环中脂肪滴增多,股骨头软骨下毛细血管栓塞、坏死,股骨头骨髓腔内脂肪物质增多,破坏骨结构,造成股骨头坏死。 (3)气体栓塞:潜水员等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血液中溶解的氮会增加。当外部环境压力降低时,已溶解的超量氮需逐渐经由肺部排出。若氮气来不及排出,即在体内产生气体栓塞。气体栓塞使血管中的血流受阻,股骨头供血变差,最终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3.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肥胖、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以及经历放射治疗、进行烧伤后治疗等,也可造成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及疼痛的症状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症状表现,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五点: 1.早期病例显示,患者可出现起、动时疼痛,在椅子上坐的时间长了起来走路时,开始几步特别不舒服,走几步之后会有所缓解,也有人会出现静息痛; 2.患者行走能力差,走不远; 3.患者膝关节常有酸痛感,但没有肿痛表现; 4.患者穿袜子困难,不能盘腿; 5.股骨头坏死患者常有隐痛、钝痛、间歇痛或持续性痛感,疼痛的感觉常向大腿根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患者活动多了疼痛会加重,疼痛部位常伴有麻木感,适当休息后可缓解或减轻症状,疼痛的症状常表现为动则即痛,静则痛止。
股骨头坏死活动受限的症状表现
表现为患者肢体外展、外旋活动时受限程度明显,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时常表现为跛行。 由于髋关节疼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发生髋关节半脱位,导致患者在行走时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髋部疼痛,功能受限,表现为患者刚开始时还可正常行走,随着行走时间延长,跛行状况会越来越重,待症状进一步发展,患肢则会出现短缩畸形。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医院骨伤二科主任医师全健)
编辑:沫轩
审稿:葵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全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