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黄一山HUANGYISHAN

《故事三则》

文/崔灿灿

艺术家黄一山

黄一山是个讲故事的人。他描绘着各种艺术史的典故,米开朗基罗的夜,拉奥孔缠扰的蛇,博伊斯的大衣。有时,他直接引用图像,历史跃然于纸上,有时他并不忠于原作,进行各种方式的改编,历史的经验逐渐远离。即便是直接挪用,他总会给其一个全新的语境,让信息变的既熟悉,又陌生。

故事不仅取决于内容,也取决于讲述者的立场、技巧和给予的情景。在他的画面中,空间的叙事是多重的,视角和实现的手段也十分多样。于是,黄一山作品的语意都不是一目了然的,观众需要进入更多的“凝视”时刻,不断的拉近、推远,寻找线索和情绪,在似与不似、大与小、在场与缺席之间来回游走。

黄一山同名个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一)

展览以三张作品,亦是三个故事开始。第一个故事,讲述了黄一山在读书时对绘画原理的苦闷,画中他自己扮成在墙角环绕的人,墙上挂了一幅梵高的名作《围绕的囚徒》。这张画显得有些抒情,空间的角落,画中画在这样的情绪下成了黄一山日后创作的起源。

绕圈的人cm×cm布面综合材料

画中画在之后的创作中变的越发丰富,围绕它的情景也日益复杂。这些“原作”来自不同的时期和媒介,在画面中设定成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完成了的老人像》中,黄一山尽其所能的完成了李铁夫的一张未完成的肖像画。显然,这样的选择暗示了更多的深意,黄一山在画面中主导了与中国油画的开创者李铁夫的一次隔空对话。但这个对话却是错位的,虚构的,他凭自己的想象和百年后传承的技艺,延续了绘画历史中的某种缺陷或是遗憾。虚构的画中画同样存在于《毕加索的自画像》,黄一山依据毕加索的一张肖像照,并模仿毕加索立体主义的语言,“帮助”其完成了一张并不存在的自画像。

完成了的老人像cm×cm板上综合材料

毕加索自画像X90cm板上综合材料

虚构有时也源于创造性的并置,《两件大衣》是其中的代表。画面中有两件衣服,一件是博伊斯常穿的大衣,另一件是黄一山依据它创作的女款,它们对应的悬挂于房间的角落。陌生的并置,不同的情景,让这张画的语意,变得更加神秘。它被置于一个幽闭的空间中,我们寻找不到画面的出口。我们意识到,在黄一山许多画作中,被延续的,获得新生的画中画,吸引住我们,但它随即又被空间隔绝。于是,在这个故事的开始,那些围绕的人,禁锢的空间,始终游荡。

两件大衣70X90cm板上综合材料

(二)

第二个故事开始于一个疑问,热衷刻画地砖的黄一山,想象着用平行透视的方式描绘草坪。这样的方式导致进度非常缓慢,每天只能画出三、四厘米的厚度。在漫长的时间中,一根根的草被周而复始的排列着,细致而又全面,成了他之后工作方式的写照。

草地cm×cm布面丙烯

厚度、物料、工艺、劳作、超质感,是黄一山作品的显著特征。这些颇费周折才能达到的物料性叙事,需要消耗巨大的时间和劳力。黄一山的创作是缓慢的,他的方式接近于工程施工,或是“直人”打磨一件精湛的石器。他为制作设置下严谨的步骤,勾绘草图,电脑制作,再进行结构和模数的测算。然后,铺就肌理,调配添加各种材料,这才只是完成进度的三分之一。

有些时候,为了接近质感的完美性,他会直接选择使用真实的物料来替代。这既是制作的需求,也是观念意图的设定。“半真半假”的物料感在黄一山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一方面复杂的制作试图模拟真实的存在,另一方面真实的物料与虚构之间有着颇为哲思的关系。在《掉落-2》中,不同形状的复合板,切割成一个容纳古典雕塑的装饰性空间。我们止步于画前,开始分辨哪些是幻象,哪些是事实?

掉落-×70cm板上综合材料

在反复描绘草坪时,黄一山曾试图描绘过海面。许多年后,《海平线》完成了这个想象,但它的构思和方式在实践积累中,越发锤炼。三张带框的海面,愈发倾斜,它和下方的实物地板亦真亦假。矩形四边形引发的视错觉,将我们引向逻辑的悖论。我们在绘画的“物质性”和“表征性”之间徘徊不定,于是,表达的内容被暂时悬置。直到,我们开始回观自身,对自身视觉经验开始怀疑和反思。

海平线cm×cm板上综合材料

(三)

第三个故事,也发生在角落。黄一山模仿了弗洛伊德工作室的场景,墙壁上挂满油画颜料。半开的门让故事显得并不完整,它遮掩了第一个故事中艺术家的形象,嵌入了第二个故事中的草坪,变成画中画的存在。前两个故事在这里完成了叠加,经验的层层累积,自我和现实不断地被虚构,形成全新的故事。

堆满颜料的工作室cm×cm布面综合材料

于是,第三个故事变成了故事的群像,在这幅群像里,故事和自我都在被描摹,也都在被不断创造。《奔腾图》算是黄一山迄今最大尺幅的创作之一,它涵盖多个故事的存在,也将各个时期的艺术实践交叉并行。《金鱼图》算是它的前身,画中利用“埃舍尔镶嵌图形”的方法,生成了金鱼和马互补图形的视错觉。这个构思过程包含几何形状的演变,几何群组的运用,形状的多重思维,在镶嵌图形基础上的渐变等多个步骤。而图形中马的形象,则源于黄一山在年的一件画中画的作品,它是籍里柯的《埃普索姆赛马》和迈布里奇拍摄的《奔跑中的马》的结合变体,改编而成。这样复杂的过程,接连不断的回应关系,在《奔腾图》中以一种戏虐和假设的方式呈现,它将这些过往作品虚构成一个不知名艺术家的个展,这个艺术家用类似波普的手法绘制了多张奔马图,在一个的蓝色空间中展出。

金鱼图X80.5cm板上综合材料

magic布面综合材料,0x0mm

表情研究布面综合材料,0x0mm

画室布面综合材料,x0mm

半开的门布面综合材料,xmm

黑浴室布面综合材料,xmm

双眸-15布面综合材料,xmm

九鱼图绘画,2xmm

双眸-2布面综合材料,0xmm

洗背图板上综合材料,0xmm

以乳为眼-布面综合材料,0xmm

表情研究装置,绘画,板上综合材料,xmm

All板上综合材料,0xmm

缠绕板上综合材料,0xmm

毕加索自画像板上综合材料,0xmm

吻-4板上综合材料,xmm

两个球装置,绘画,板上综合材料,x0mm

奔腾图板上综合材料,x3mm

《搬沙发》成了这个故事最好的隐喻,它将作品的叙事性和材料感糅合在一起。一幅画得很厚的弗洛伊德画作被挤入一个狭窄的门缝,留下了偶然挤压的效果。在此,我们目击了一场“事故”,随着叙事性的中断和材料物证的在场,它将观者遗弃在一个即将离去的中途,故事如何发生?又在哪里结束?即将消失的“画作”,将我们目光引向画布之外,引向故事发生的前后。

搬沙发cm×cm板上综合材料

于是,我们发现,在黄一山的故事中,故事不断邀请评论,创造评论,而评论本身也会变成另一个故事。这个全新的故事,既包含艺术史的典故、思维的创造;也定义自身,自身的艺术实践、所经历时间的总和。这幅流动的绘画,也暗示着出黄一山的典型风格,空间与透视、挪用与叠加、物料与工艺、画中画和故事中的故事。

关于艺术家

ABOUTARTIST

黄一山

黄一山,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个展

[黄一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干涉:黄一山个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miniQ-黄一山个人项目],新氧艺O2ARTSPACE,北京

[维摹变],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

[半开的门],ARTCENTRAL个人项目,香港

[蓝天],扉艺廊,广州

[非格物——形而下的空间叙事],瞳空间,北京

群展

[上层建筑],狮语画廊,上海,中国

[旷野之途],新氧艺O2ARTSPACE,北京,中国

[“热观念”与“冷硬边”——一种对绘画发展趋势的研究展],岭南美术馆,东莞,中国

[深圳建筑双年展——工业站],深圳,中国

[物象之上],观空间,广州,中国

[极限频率:AMNUA学院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ChinaNowx伦敦OXO

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伦敦,英国

[十夜——BMCA艺术文件展],尧山艺术基金会,北京,中国

[机构生产——广东青年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循环劳作],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中国

[北纬23°/北纬35°|广州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东京,日本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关山月美术馆,深圳,中国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中国

[里外]凯尚画廊,纽约,美国

[日常观演],劳拉麦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视觉交叉体——首届广东当代艺术群落青年艺术家联展],21世纪美术馆,东莞,中国

[暗能量:有关神秘诗意的隐喻],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首届CAF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七·种——图像的制造与不安],新氧艺,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无限接近前方以死亡为题的当代艺术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混搭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中国

[他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泰国

[寒舍秘笈],寒舍空间,台北,台湾,中国

[09亚洲青年艺术大展],首尔朝鲜日报美术馆,首尔,韩国

[姜乐——二零零八绘画作品邀请展],香港艺术公社,香港,中国

收藏

广东美术馆

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

何香凝美术馆

湖北美术馆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jbjb/10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