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找不到的出路,找对了路,才能走出“生”路,在骨坏死的治疗方面更是如此。湖北恩施的刘先生确诊双侧骨坏死后,这条路就走得一波三折,观望过、吃药过、也做过手术,但病情却持续加重,生活一度不能自理,家庭顶梁柱又不敢冒然换髋,医院找到了“出路”,既保住了股骨头,又收获了康复!视频|湖北恩施刘先生康复患友保髋实录“不严重吃吃药”骨坏死病情意想不到
穿着病号服的就是刘先生,现年45岁,来自湖北恩施下面一个农村,早些年为了生计,把女儿托付给父母照顾,自己则和妻子外出无锡务工。在外多年,刘先生凭借多年积累,从一门刚入行的“汽修工”成长为一位经验老道的“汽修师傅”。
做汽修这一行,整天不是钻发动机就是爬车底,枯燥乏累是自然,长期爬高伏低,腰酸腿疼也是“家常便饭”。刘先生的身体在19年年底开始亮起了“红灯”:
“有天早上起床时候,腿使不上力气,下楼梯也有一点疼。”以为是工作带来的劳累,且休息后疼痛缓解不少,他并未深想,还是一如往常的上下班。
这次“小状况”随即被刘先生抛之脑后,没过多久,他得知年迈的老丈人生病了,需要动手术,夫妻俩随即请假回了老家一趟,也就是这段时间,刘先生的身体反而又开始“不对劲”了,走远路、久路,站久了,疼痛感都比较明显,当时本想趁着这段休息时间,医院去看看怎么回事,但因疫情封路,交通受到了严格管控,他就决定再缓缓看。
去年年初,交通恢复畅通,刘先生在医院,被确诊为双侧骨坏死,当地医生表示现在还在骨坏死早期,建议先吃些药看看,他也感觉不是很严重,就拿些药,又返回无锡上班了,上了俩个月班后,疼痛进展让他意想不到:“吃药不行,一开始是断断续续疼痛,后来更是疼得厉害,上班受到影响。”
骨坏死病情进展真是让刘先生始料未及,不到半年时间,胯部不舒适发展为双侧骨坏死,吃药吃了俩个月也不管用,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想着毕竟回老家各方面都比较方便,去年二月份他又请假回到了恩施。
“痛得很做手术”双侧行钻孔减压手术也不理想因为吃药效果不好,刘先生又去医院,当地医生检查后,发现病情还处于早期,就建议他先吃药看看,“我说我之前吃过药,问他有没有别的办法嘛”,医生建议做个钻孔减压试试,告诉他只要把骨内高压给释放出来,疼痛就能明显减轻。
“钻个孔!孔有多大?多久能恢复?...”一大串担忧涌上刘先生心头,但疼得实在没法,他同意给俩侧都做钻孔减压试试,做完后,疼痛的确缓解不少。
专家解读在早期,采用钻孔减压,释放骨内压后,的确对缓解疼痛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不进行其他技术的联合保髋治疗,往往容易加速远期的塌陷。因此,临床上一般会联合一些成骨修复的治疗,帮助修复受损骨组织,避免后期塌陷。
因为术后需要休养,刘先生后面就没继续上班了,等到去年11月份,刘先生又返回无锡上班了,俩个月后,病情进一步加重:“走路迈不开步还疼,特别下午上了一天班下来,走路更加困难;穿裤子和袜子也不行。”
休养大半年,没想到不到俩个月,病情竟然又发展了,刘先生医院,寻求解决办法,但这次又是“无功而返”!
“不想换寻出路”顶梁柱不想换也不敢换医院检查发现:刘先生双侧股骨头均出现塌陷,病情已发展中期,与之前单纯采用减压手术相关。医生建议他换髋。
对于医生的建议,刘先生有自己的担忧,“钻孔减压后,俩大胯这里都胀痛好久,还休息那么长时间,效果也不好;这要是换髋,不仅花钱还遭罪,疗效也没有保证。”况且这换髋也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我现在45岁,这以后还要继续换,身心经济承受不起!”
此外,刘先生还有一层更深的顾虑:“我现在压力很大的,上有老人要照顾,父母年纪大了,身体还不好,经常吃药,女儿刚大学毕业,还没有安家,换髋后,一家人的生活怎么办?”
这家庭的顶梁柱,换了股骨头,如何还能承担家庭的重担呢?家不能倒,股骨头也不能换。
经历了吃药和手术,病情发展却出人意料,刘先生也了解骨坏死的疑难,治疗上不能再马虎了,他开始手机在网上不断检索比较,南京有一家专门治疗医院,以保髋为优势,吸引了他的目光,在和医助细细沟通后,刘先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