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shockwaves,ESW)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广泛。冲击波进入中国市场13年,中国医大一院康复科引进放散式冲击波已9年,治疗患者多例,几乎涵盖康复科各种常见疾病,每日冲击波治疗时发出清脆的“哒哒哒”声音不绝于耳,患者盛赞冲击波为“神奇的治疗仪”。马跃文、于晓彤教授及其团队共同探索研究体外冲击波应用于股骨头坏死IV期患者治疗,并发表论文如下。
作者介绍
马跃文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兼心肺康复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22.,冲击波相关SCI文章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市级课题9项,曾多次参与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参编著作6部,主编著作2部。
科室自引进放散式冲击波以来,共治疗患者多例,除常规治疗颈、肩、腰、腿痛及多种肌腱、韧带劳损性疾病,还开展了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运动系统疾病治疗;尚应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神经痛和神经炎等;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无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并探索了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及头面部疾病的治疗,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一定的科研成果。
姜东蕾
医学硕士,治疗师。曾参与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发表文章2篇。
于晓彤
洽圩(北京)医院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现代中医老年养生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历经十余年临床实践,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研究与开发医用压力波技术,应用综合集成现代中医健康调理技术干预了余例、百余种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均收到明显疗效。创新成果先后在《科技日报》、《前沿科学》、《中国新闻》等刊物详细报道,并被瑞士STORZMedicalAG授予科学贡献终身成就奖。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