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师的期末评语,让微信家长群炸锅了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一转眼,又是期末。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看到了下面这样的评语,会不感动吗?

这个班的家长群,已经“炸锅”了。

你可能会想,老师是给几个表现较好的孩子画个漫画,作为奖励吧!

不。班上39个学生,她画了39幅漫画,概括了39个形象,配上评语。

值得珍藏。百年一遇的好老师啊。

认识一下,就是这位——

洪燕是杭州一学校班主任,这学期,她给全班39个孩子画了漫画肖像,再配上简洁的文字评价,作为期末评语。洪老师说,画画是业余爱好,她需要的不是记住名字,而是记住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不得不说,洪老师很懂记忆技巧。

如果你想很好地记住一个人,不要单纯去记名字,而是在脑海中描绘一幅画,比如:

张三,一个死胖子,猥琐大叔,头上冒油,手中啤酒……

洪老师很下功夫,但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透着真爱的努力。

如果不是深深地爱着孩子,她就不会去想永远记住每一个名字;

也不会努力去归纳、概括每个孩子的特征,用图画展现出来。

当一个人开始用心去梳理另一个人的特征,那这个人,往往注定会进入他一辈子的记忆之中。

这才是真的好老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50年后他还记得你的名。

漫画,只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个人兴趣,并不重要;

其他老师,也不必刻意模仿,能有这份真情,就已足够。

还要注意,洪老师给班级所有孩子都进行了评价,而且都是正面的。

这其实已经是多数老师在期末评语中的惯例,以表扬、鼓励为主。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平时不能多表扬、多鼓励呢?期末评语鼓励一下,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过个好年吗?

在我看来,“赞赏”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而不仅仅停留在期末评语上。

这两天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就是老师们的沟通方式问题:是一味严厉,还是多表扬、鼓励?

其实原则很简单:和善而坚定。

这是简·尼尔森提出的家庭教育原则,对老师同样适用。

换句话说,老师要制定规则(当然最好是和学生一起制定),一旦制定了,就要严格、坚定地执行,不能有弹性,不能退缩——这时难免会表现得严厉一些。

但这种严厉,一定是“和善”或者说是“向善”的,是一种不怒自威,让孩子既能感到压力,又能感受到严厉背后的慈爱。

显然这很难做到,需要较高的修养、很强的自控力。

所以说到最后,还是自控力的问题,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自控力的提升并不简单,最好系统学习,比较经典的一本书,题目就叫《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一位女博士的著作。

她貌似至少已经出了两本,看第一本就可以了,都是基础。

如果不想看书(确实这种涉及脑神经科学的书有点枯燥),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看看身边情商高、自控力强的人怎么做,去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前面提到的洪老师,她的爱好是绘画。

和她一样,也学着画画,多么简单?

看书很麻烦的,兢兢业业、看了一百多页,发现作者饶了万光年的圈儿,不过是告诉你:

绘画可以提高自控力,还能增强安全感……

其实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啊,早知如此,何必看书……

比如,你发现一个同事跑马拉松,整天精神高昂,热情似火,人缘很好,也不怎么发火……

干嘛不跟他学呢?跑跑步,每天锻炼,多好!

看书就麻烦了,《自控力》二三十万字,讲到最后,无非告诉你一个秘密:

嘘……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跑步、锻炼是提高自控力的最佳方法!

唉,身边那么多榜样你不学,还要花钱买书哈哈。

开个玩笑。这些书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绝不是我说的这么简单。

不过,殊途同归:

图书是通过讲道理、讲原理、讲理论,告诉你“运动提高自控力”,学通了,让你印象深刻,开始行动;

身边的人,是通过鲜活的案例,告诉你“运动提高自控力”,感染力强,也能促进行动。

当然了,另一个秘密是:良好的阅读本身,也能提高自控力。

读书的时候,你不就静下来了吗?

所以,如果实在不想运动,就多读书吧。

抱歉,我也不知道,我跑题会跑得这么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lcbx/10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