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莘rdquo好医生唐朝

在莘庄,有这样一群“健康守门人”——家庭医生。

他们对行动不便的居家孤老、慢性病患提供上门诊疗、健康检查等服务,让“触手可及”的社区医疗服务变成了现实。

即日起,《美丽莘庄》将推出“‘莘’好医生”系列报道,一起走进莘庄家庭医生的故事。

都说医师看病就二三分钟,但莘庄康城社区的居民却知道,他们社区有个“唠叨医生”。这位“唠叨医生”叫唐朝华。

●爱唠叨的医生●

“最近都吃些什么,有没有忌口,睡眠好不好?有没有锻炼?吃了新换的药有没有好一点?每天都是按时吃的吗?”每次接诊,唐朝华总是追着病人问长问短。有时单指导怎么运动都要花上十几分钟,从运动方式选择、时间频度一直讲到运动强度把握等等,非得讲到病人掌握了为止。有时居民已经走到门外,她不放心还要追出去再三叮嘱。

“用药很重要,但是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很有讲究,拥有良好的作息,再配合用药才能事半功倍。”抱着这样的想法,唐朝华对于前来就诊的病人情况总会打破砂锅问个明白,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唠叨”居然吸引来了一众粉丝,60多岁的姜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奇怪的“粉丝”●

姜先生本是康城社区的居民,股骨头坏死加上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医院也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之一,“基本就是我一直说,他听很久回上一句或者点点头。”唐朝华表示起初姜先生并“不待见”自己,“我想他大概觉得我挺烦的,但是作为医生我有责任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

唐朝华日复一日的坚持着,没想到的是,在某次为姜先生断诊完毕后,她听见姜先生与另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说:“小唐人很好的,每次来都问得很细致,很关心我,我听了她的建议股骨头做了手术,现在已经感觉好多了,实际上我和老伴已经搬到奉贤去住了,每次来都要1个多小时,但我就愿意她为我看病。”

那一刻,唐朝华心中曾有的困惑瞬间放下了,“我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问太多,担心居民反感,但姜叔叔这件事,让我坚信自己‘唠叨’的有价值。”唐朝华笑着说。

●把病人当亲人●

实际上,社区医生的工作看似轻松,但对医生时间上的付出要求很高,要细心,耐心,医院的医生,更要把病人当亲人。

80岁的居民朱爷爷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双腿也长了褥疮经常需要换药,原本一直是由妻子琴奶奶照料,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琴奶奶越发有心无力。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求助唐朝华。

唐朝华每周固定免费上门为朱爷爷换药,帮他仔细清洁,细心治疗。

这让琴奶奶很是感动:“小唐医生每次给他换药都要弯腰保持一个姿势呆上半个多小时,看到他时不时直起腰、转动着僵硬的脖子,我们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

唐朝华表示,“这些换药步骤看似简单,但其实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伤口状况做出准确评估,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从患者与家属感激的目光中,唐朝华懂了社区老百姓对家庭医生的需求,更感受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她说:“当家庭医生最大的收获就是病人对医生的深厚感情,有时候患者的一句感谢,就会激发我内心荣誉感。我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dengqizhi.com/jbjc/7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